我們一有需要就到那裡去。渴了當然去。餓了去。累得要死也要去。高興的時候去,去慶祝。難過的時候去,去生悶氣。婚禮過後去。葬禮過後去,去找東西安定心神。之前,更一定要去,去打強心針。不知道自己要什麼的時候一樣去,去看是不是有人說得出來我們要什麼。尋找愛,需要性,想找碴,一概都到那裡去。要不就是協尋失蹤人口;因為,大夥兒遲早都會打從那裡冒出來。還有,我們想讓自己被人找到的時候更一定要去。......摘自 The Tender Bar A Memoir ( J.R. Moehringer ) 譯名 《溫柔酒吧》 mo!relax 目前是一間設計工作室和一間咖啡廳.....將來!!我們還會是更多可能。希望大家的鼓勵以及參與.....讓大家一起為了明天加油。 (咖啡店開始於 2004年1月12日 工作室開始於 2003年)

星期二, 12月 30, 2008

[回到未來消息]1/17(六)B2TF x melt banana @ the wall

[消息]1/17(六)B2TF x melt banana @ the wall




SexPistols有一首歌叫做who killed the bambi,而在2003年的時後Melt Banana的Yako(主唱)在美國因為一場意外所以不小心的用tour Bus把一隻鹿給撞飛了。儘管那不是一隻”可愛”的小鹿斑比但也的確是一隻貨真價實的DEER。所以Yako在訪談就説到,2006年的時後他在重聽Sex Pistols的時後還是不斷的想到那隻鹿。而在2007的時後,Melt Banana就推出了Bambi’s Dilemma。如果你有聽這張目前最新的專輯,你就會知道流行龐克(或是Sex Pistols)對Melt Banana的這張專輯有什麼影響。如果你喜歡Green Day / Off Spring / blink 182/ Rancid 等龐克樂團,你怎麼能錯過更有特色的Melt Banana。融入pop的旋律一樣要很Melt banana!



星期四, 12月 25, 2008

林志堅(Randy)生日派對就要來了1/2(五)...關於Randy..讓我們來祝他生日快樂吧


1976的大師兄說過:「他就是台灣的 John Peel」。

關於 John Peel 兩三事,其他的就自己查摟
「John的影響力橫跨了最近四十年的流行音樂發展歷程,他對於現代音樂和音樂文化的貢獻不計其數。」
「世界各地的樂團都會寄demo給John,希望能夠遇到賞識自己的伯樂或知音。這些樂團知道John真的在意他們的創作。他對於推廣新音樂的承諾、責任與熱情與時俱増,不曾熄滅。」

對我這世代的人來說,或多或少都被他引響著。當我認識更多新朋友後,我發現被他默默引響的人更是繁多...只是當然沒人知道這件事,包括他吧。

我粗略整理收集了一些網路上有的文章與介紹,這當然沒法好好介紹他...但套句 回到未來 小搖說的一句話:「沒有他,就沒有現在的我」。我想這句話是很多認識他的朋友,都會認同的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摘自 2001電音世代:電子舞曲聖經
>>>作者 林志堅

曾經和《猜火車》的主角一樣,站在舞池旁,面對全然陌生的音樂,滿場跳躍的幼齒光鮮舞客,心裡想著:時代在變,音樂在變,我,老了。直到有一天, @llen又讓我覺得年輕了,不顧旁邊幼齒光鮮的俊男美女,只管跟著電子音樂的節奏和音符,走進舞池,跳到打烊。人老了,沒有辦法拋開伴我青春的包袱?搖 滾、龐克、靈魂、另類’’還是很高興,老來還多了個伴。我是林志堅,34歲,有人叫我Randy,最近有個新的外號叫「龍如蘭」。高中畢後開始在 AC/DC、Roxy I/II/III/IV/Spin/Plus/B-sid/Vibe,還有一些電台當DJ。退伍後到水晶唱片國外部蹲了八、九年。最近變成「瓢蟲」非正式 的經紀人,並和朋友合組一個「實幹文化」工作室,出版「骨肉皮」等樂團的唱片,還有辦一些演唱會的活動。我也聽電子音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摘自 back 2 the future 活動介紹

Randy即是林志堅,是傳說中的台灣搖滾客。如果你不小心知道水晶時期的搖滾客雜誌,那你應該知道Randy是誰。如果你喜歡1976,瓢蟲,甜 梅號,骨肉皮,等等樂團,那你會想知道林志堅與這些樂團的關係!或許稱他為台灣的John Peel完全也不為過。但是,說真的。其實他最厲害的地方就是他完全不會變老。

看一下這個還有這個吧。 Written by: showya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摘自 音謀筆記 台灣地下音樂的推手--水晶唱片的新音樂之路
本文原載於《秘密基地》,2000年5月初版

台灣地下音樂的推手--水晶唱片的新音樂之路

「阿達」有「傻瓜、腦袋短路」之意。美國電影<阿甘正傳>中的阿甘就是一個「阿達」,母親留給他一句名言:「Stupid Thing, Stupid does。」阿甘幹的阿達事讓他莫明其妙地發財又發達。台灣也有一群阿達,不過他們幹的傻事,卻從來沒發過財。這群阿達的領頭叫任將達,綽號「阿達」,這個由阿達組成的有聲出版社叫「水晶」。

水晶之前的西洋音樂市場
‘80年代的台灣,一般西洋音樂的樂迷所接收的音樂資訊,都是以美國<Billboard>、<Cashbox>兩份雜誌的排行前二十名為主,菁英一點的樂迷,則依循著’70年代搖滾青年的習慣,奉<Rolling Stone>雜誌為規臬。而另外一群較敏感唱片代理工作者,接觸的資訊更多,像英國的<NME>和當時剛創刊的雜誌<Spin>。在他們眼中,Pink Floyd早己過氣、Bob Dylan垂垂老矣,世界早就不一樣了,為什麼還要提Deep Purple和Led Zeppelin?當然更別提排行榜上那些只會化妝裝屌的重金屬小子。
在所謂「另類音樂」尚未叱吒風雲的’80年代,推動「新音樂(New Music)」最努力的人物,包括在聯合報、民生報撰寫樂評及報導的何穎怡及分別任職於金聲(後來改名為「齊飛」,台灣寶麗金的前身)、滾石的任將達、楊嘉與王明輝,他們以唱片公司發行的宣傳刊物,大力向樂迷及唱片行鼓吹新音樂。而當時的盜版唱片業,即使是專門翻版冷門搖滾唱片的小雅(Nova)及三星,都絕少碰觸到新音樂,除非登上Billboard排行前20名,反而是代理正版的金聲、上揚、滾石,推動工作最為積極。
搖滾客時期1986~1990

‘86年之前的水晶還是兼作盜版及代理的唱片公司,任將達頂下原本要結束營業的水晶,隨即簽下’80年最重要的英國獨立廠牌Rough Trade。1986年,水晶成立了專門推廣新音樂的組織「Wax Club」,全力投入新音樂的推廣工作。除了發行會訊,也在大學社團、AC/DC裡,舉辦樂評人與樂迷直接面對面的音樂欣賞會「Wax Show」。許多後來投入推動「另類音樂」的年輕人,如藍儂唱片的但唐謨、田美等人,當時都音樂欣賞會的聽眾。
比起互動性高但效力僅限於小眾的「Wax Show」,上廣播節目是將音樂推至全國最有力的媒體形式。幾位著名西洋音樂的廣播員如中廣的陶曉清、凌威,漢聲的徐凡,都曾介紹過新音樂,當時廣播的搖滾樂節目,不如現在的電台DJ花招繁多,又是Call in Call out,又是打科插葷,他們製作的音樂節目都中規中矩地像是上一門課。在老一輩的搖滾迷心目中,搖滾不是嘻笑怒罵的娛樂,而是一門可以無限延伸的學問。
Wax Club會訊於’87年6月擴大為月刊<搖滾客>,不但提供英美新音樂、地下音樂(這個詞後成為「非主流音樂創作」的代名詞)評論、報導,同時附贈一卷卡帶,內容有如Wax Show的多媒體化:由樂評人口述講解,加上相關的歌曲。雖然這卷卡帶是另一種形式的盜版,但是在資訊封閉的環境裡,有什麼刊物的形式,能夠比文字加音樂更生動有力?
像是將小眾的音樂欣賞會「Wax Show」擴大舉辦,為期兩週的「台北新音樂節」於’87年8月登場!活動內容有新音樂錄影帶、音樂欣賞、唱片展,還邀請了幾位水晶認為是「新音樂」的台港樂手,如梁銘越、陳世興、黃韻玲、紀宏仁、達明一派、紅十字(主唱是趙傳)、薛岳、張洪量、Bones & Teeth(主唱為林暐哲)。
次年第二屆台北新音樂節,才是真正開始讓台灣地下音樂刺入場景的開始。預警是在<搖滾客>,水晶興奮地宣布發現了第一個台灣地下樂團「Double X」,並於卡帶中收錄創作曲<Poor Guy>。’88年10月的新音樂節舉辦的小型演唱會中,參與的樂手包括Double X.、Bones & Teeth、阿電與阿草(黑名單的前身)。Double X標榜「第一張本土地下音樂創作」的專輯<白痴的謊言>。
為了發掘台灣隱藏的音樂創作者,水晶在<搖滾客>上徵求創作樂團。出線的樂手包括陳明章、伍佰、葉樹茵和黑名單。這些樂手參加’89年第三屆新音樂節的演出,作品並集結於<完全走調>選輯中。
水晶在這年成立了「索引」製作公司,發表黑名單的<抓狂歌>、陳明章<下午的一齣戲>。同年由水晶結合數位樂評人及樂迷合撰的<搖滾之聲-新音樂百科全書>,有系統地分析新音樂類型,詳細介紹新音樂重要團體。這本書在當時差不多是被樂迷當成聖經信奉著。
水晶在’90年還鬧了一個新聞。<把我自己掏出來>是Double X主唱趙一豪於當年發行的個人專輯,當時被新聞局以「妨害風化」為由而查禁,之後重新發行的版本,改以<把我自己收回來>為名,嘲諷新聞局在解嚴後最荒謬的一次歌曲審查行動。
民間音樂時期1991~1995

<搖滾客>’91年停刊,宣布水晶一個時期的結束。在此同時,台灣西洋音樂市場上,「新音樂」這個詞被更響亮的「另類音樂」、「現代搖滾」、「獨立音樂」所取代,當然,英美的音樂還是沿著它們自己的軌跡發展,只是人們用來稱呼這類音樂的名詞改變了。而水晶的路線也有重大的轉折。這個轉折似乎是水晶所背負之沈重文化使命感,與社會政治變遷影響之下的結果。
第四屆台北新音樂節,節目單上不復見搖滾樂團的名字,除了在新開張的Roxy II有一場「完全解放」舞會,以及一場「中國民族音樂再出發」座談會,這屆新音樂節的主戲是分別於南投、台北、花蓮舉辦的「台灣本土音樂齊步走」演唱會,節目內容是歌仔戲、恆春民謠、台灣民謠及台灣新民謠。
‘90年前後,正是台灣民主運動狂飆的年代,工人農民上街頭、學生佔領中正紀念堂、國會群架事件傳遍全球、…。政治社會的演變,呈現在文化風潮裡:
「復興中華文化」Out!
「台灣本土文化」In!
「菁英主義」Out!
「以民為粹」In!
水晶也在這個本土思潮中改變路線,試圖擺脫搖滾菁英的身段,走入民間社會。
‘90年發行的<戲螞蟻>,由陳明章、林暐哲、李欣芸以吉他及電子樂器,重新詮釋台灣歌仔戲。宣傳期間,水晶為了「擁抱群眾」,至各地夜市現場演唱,結果卻失望地發現,逛夜市的普羅大眾並不在乎水晶擁抱的好意,反倒是第四屆新音樂節中,相同的戲碼搬到政大校園,卻獲得大學生熱烈的迴響。這個現象刺激水晶重新思考「大眾與菁英」之間的迷思。就像何穎怡’91年8月於<聯合文學>上的一段話:
「是繼續『媚俗』中智階層,沉浸在這種相互激盪的本土認同假象呢?還是向下學習得更徹底一點,拋棄中智階層的美學與價值觀?而這些是本土化唯一的思考途徑嗎?這些也是新音樂未來發展必須邊走邊思考的問題!」
或許就是在這個目標下,水晶開始進行民間音樂的田野紀錄,自’91年起,發行了數張<來自台灣底層的聲音>,內容搜羅了那卡西酒家歌、夜市叫賣、客家山歌、車鼓陣、…,其中的金門王與李炳輝,後來經由吳念真「乎乾啦」的啤酒廣告,意外地成為歌壇新寵。
這段時間,水晶的發片消息不是出現在報紙影藝版,而是副刊和文化藝術版。同樣在’90年左右,中國時報副刊上出現大量文化論述,每當論及流行音樂,絕不會漏掉水晶的「新台灣歌謠」,可見文化界人士對水晶寄與的期許。
水晶在文化上的成就是可觀且可貴的,但在唱片市場上,卻是一敗塗地。而任將達女兒的絕症,更使水晶的財務雪上加霜。千萬的債務,幾乎逼得水晶過不了十歲生日。當時於水晶擔任總監的何穎怡,為捥救水晶的危機,於’95年中發動「水晶萬人後援會」--四千元購買等值的水晶音樂產品。這個活動激起政治界及藝文界熱烈的回應,所募得款項還了部份債務,暫時解除水晶關門的危機。
政治界和藝文界共同出手捥救一家唱片公司,恐怕是空前又絕後的事件。’98年成立的角頭唱片(正走著與水晶同一條新台灣歌謠之路的唱片公司),其負責人張四十三用一個生動的比喻形容水晶唱片:「水晶的努力,就像是起了一間廟,四方都要來拜。」
停滯期 1996~1997年

當初在水晶及索引製作旗下發表第一張專輯的樂手:黑名單、伍佰、陳明章、朱約信(豬頭皮)、林暐哲、金門王與李炳輝,紛紛走入魔岩及真言社等主流唱片公司,並陸續在流行音樂市場獲得可觀的成績。水晶喊出的「擁抱普羅大眾」,到此才算是美夢成真,完成不可能的任務。
但是元氣大傷的水晶,雖然債務危機暫時解除,一時難像以往持續不斷的發片,國內部製作發行業務幾近停擺,僅再版之前發行的舊專輯。
而國外部仍持續代理西洋產品,重點轉移到SST、Ellipsis Arts、Trance Syndicate、…等美國的地下廠牌。位於板橋辦公室搬遷後,水晶門市部寄居於通化街的Scum。在Scum結束後,又接著搬著泰順街Roxy Café 的地下室。隨著Roxy Café的結束,目前水晶門市部位寄居於愛國東路的Vibe。
實幹文化期 1998至今

Vibe於’98年開始營業,台灣地下音樂場景日漸活潑,水晶又在這陣風潮中走回搖滾的路線,像是接上「搖滾客」時期。先是阿德與素人歌手老哥的專輯,接著又重新發行瓢蟲’97年的自製專輯。‘99年初,水晶的老員工林志堅,與曾開設Scum的張賢峰及另外兩位骨肉皮的團員徐千秀、劉莊敬,合組「實幹文化(取Scum諧音)」工作室,結合了Vibe的力量,共同再造水晶的新生命。Scum、Vibe及水晶唱片都曾歷經過無數挫折的千錘百鍊,三者所構成的鐵三角,分掌不同工作,共同營造出台北樂團的新生態:實幹文化負責演唱活動規劃、樂團唱片製作統籌,Vibe提供演唱場所,水晶負責唱片發行。可以說,十多年來台北地下音樂推廣者的血汗,全都匯流在這個鐵三角之中。
他們共同合作的活動,包括邀請美國地下樂團Seam、Superchunk、Macha、June of 44,給予台灣樂團和樂迷觀摩國外優秀團體的機會。同時合作發行了骨肉皮及廢物的第二張專輯。

在今日主流唱片公司搶簽台灣樂團風潮中,水晶認清楚了自己的定位:在台灣唱片工業中,作為「另類的搖籃;歌手的跳板」,扮演幕後的研發部角色,永遠以獨立廠牌的運作模式,才能保持不斷的創新與靈活度。或許「台灣新民謠」的光環不再是文化評論的寵兒,「地下樂團」一詞也開始被新生樂團質疑挑戰,但是水晶對整個’90年代台灣本土音樂文化的功勞,絕對是無法抹滅的!

Try this: <完全走調>

為了籌劃’89年台北新音樂節,水晶在<搖滾客>上發出徵召令,條件是:「1. 以本國文字(或其它方言)為優先考慮; 2. 不無病呻吟者; 3. 與現存任何現象為主題者。」在這張合輯中出現的樂手:伍佰、葉樹茵、林暐哲、DJ Fish(當時是青銅時代樂團的鍵盤手)後來都闖出了自己一片天空。聆賞時不妨特別注意,幾乎每首歌都使用到大量MIDI和鍵盤樂器。進入’90年代後,台北獨立樂團都以吉他為主,鍵盤和電子樂器反而難得聽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摘自 甜梅號 快樂玩Band系列座談會紀實

90年代台灣創作樂團的發展

從SCUM到VIBE(表演場地),
從Double X到甜梅號(創作樂團),
從水晶到滾石(唱片公司)…

◎時間:1999年8月6日傍晚
◎地點:FNAC空間
◎來賓:
任將達:水晶唱片負責人。
楊建國:前搖滾陣地負責人,曾任淘兒唱片城經理,現任FNAC音樂產品經理。骨肉皮:主唱阿峰,吉他手秀秀,貝斯手莊敬。
甜梅號:主唱小白,貝斯手曄子,鼓手佑子。
◎主持人:林志堅/實幹文化負責人。
◎記錄:King Kiang

【引言】
林:這兩年台灣流行樂壇興起一新的勢力,樂團的創作形式逐漸浮出主流檯面,這樣的潮流可以視為台灣流行音樂緊跟國際腳步的象徵,柏原崇的音樂是樂團的音樂,而大家熟悉的美國音樂、西方音樂也幾乎都是樂團的音樂,雖然不一定是最重要的,但在主流的音樂裡有著不可或缺的地位。今天的主題就是讓經歷過或沒經歷過90年代這些創作樂團奮鬥經過的觀眾,了解這一波潮流的形成。

【記錄影像播放】
骨肉皮撥放於THE GATE、人狗螞蟻、搖滾陣地、SCUM...等地的演出紀錄錄影帶

【創作樂團在唱片公司的歷史境況】
林:我們從時間的先後順序來討論,首先請水晶唱片的阿達來談,從1988年的第一張本土創業作Double X開始,幾乎與崔健的第一張專輯是差不多的時間,這十一年來,從完全沒有到現在較蓬勃的發展,請阿達提出他的看法。
任:我覺得十五年前到現在的感覺一直都沒變,十五年前水晶辦活動大概跟今天人數差不多。樂團的活動就我所了解,從六○年代就開始,早期以翻唱西洋歌曲為主,台北重要的樂團表演地方大概就是中山堂或現在的東吳大學,每個禮拜六日都有樂團表演(筆者按:應該指的是當時類似皇冠雜誌的主編季禮還有陶伯母當時辦的活動吧),後來才有所謂的創作樂團,經驗裡最早是紅螞蟻到Double X那樣的樂團。Double X八○年代表演的狀況跟阿峰他們剛放錄影帶裡的狀況很像,基本上樂團對音樂的態度和執著。樂團和一般流行音樂創作最大的不一樣就是他是一個團體的創作。我第一次帶Double X時幾乎有百分之八十的時間是在調解團員之間的紛爭,記得有一次我媽生日,請他們到我家吃飯,吃到一半三個人要圍打趙一豪,因為它們不滿趙一豪在舞台上的表演,還好我那時的身體狀況一個人比它們三個都好,可以一個打他們四個。其實一個人的想法容易解決,樂團四個人結晶下來的作品是沒有辦法想像成果的快樂。其實這個行業是非常快樂的,這十五年來對我來講是個夢魘,但回過頭來看是甜美的。

【搖滾空間的境況】
林:另一位重要的人物是創立搖滾陣地的楊建國,Tower進來時在Tower當經理,現在在FNAC當音樂產品的經理,請他描述一下當時的狀況。

楊:其實我跟大部分的人一樣是站在觀眾的角度,我喜歡音樂,聽音樂玩音樂,當恩雪n滾陣地,是因為一般年輕人聽音樂找不到歌詞、錄影帶、T恤、海報...,所以才成立那樣的小店,我想在全世界各地的城市都有許多的年輕人,作他們想做的事,作他們想作的音樂,這個風潮從五、六○年代到現在,在世界各個角落都是有的。現在樂團的成員都是這樣過來的,他們也許有機會接觸到搖滾陣地,影響他們的就是這些店的經營,也許我們可看到更多媒體、唱片公司參與這些創作樂團。

林:請另一位舞台空間的創造者,自立開設SCUM的骨肉皮阿峰來談談自己建造演出舞台,賠了兩台賓士轎車的感想。

阿峰:其剛開始要做這件事沒想到那麼多那麼沉重,只是我很喜歡骨肉皮這個樂團,也很高興能參與這陣地下樂團的風潮,這是年輕時很重要的一件事。開店總不能天天骨肉皮唱,必須找團來表演,表演的樂團必須至少有一首創作曲,當時有在犁舍、犁莊表演的翻唱團來說一場一萬二,我就說你有二十首自己寫的歌就給你兩萬五。大家大概瞭解SCUM在做什麼事,慢慢的創作樂團匯集起來成為一個大家聚集的地方,讓樂團創作可以繼續下去。其實我想過那時如果沒陪掉兩台賓士車,那些錢大概也會被我賭博賭掉,我想算了。

林:我不曉得在座有多少人去過地下社會、VIBE或之前的SCUM、人狗螞蟻,請大家發表意見,我看到觀眾席裡有焦皎(赤聲搖滾主辦)。
焦皎:我覺得我還不夠格來談樂團的發展,之前大概只去過SCUM三次,當時的感覺是聲音很大樂團很活,觀眾也很活,團跟聽眾之間的距離不是那麼的遙遠,你可以跟他有很多的互動,現在聽到團的機會多了,可以在不同的場合聽到。我時常看到秀秀,但是是在魔岩的演唱會看到他,會有一種非常特殊的感情,之前我看魔岩的演唱會對歌手比較了解,但經歷SCUM、赤聲搖滾認識秀秀後,我去看魔岩演唱會反而是看樂團表演的怎樣,我的注意力會一直在Band的身上,這是我接觸了這些表演場地後,對我的影響。

林:接下來我看到另一個表演空間地下社會的創造者,也是留英的學者何東洪先生講一下,他以前也在水晶工作過一段時間。

何:我補充剛阿達漏講的部分,阿達說從Double X到現在有一段中空的時期,那個時期剛好就是水晶在摸索怎樣成為一個賺錢的公司繼續經營下去,我那時剛從學校畢業,之前搞過學運,進去水晶剛好作伍佰,水晶剛好是做他很貧窮很努力的階段,台灣在九○年代除了創作樂團的這條脈絡,唱片公司也開始在轉型,已經不是偶像就可以賺錢,必須有一點實力,伍佰在那個階段彌補了這樣的缺口。我94、95年剛好在英國,回來第一次到第三代的SCUM,第一天打N被警察抄,旁邊是剛從大陸回來的小方(方無行),我去英國之前是聽國外的唱片,去英國才發覺其實音樂是要看的,不是一個人在家聽。回到台灣重新去認識這些現場唱的團,感覺是要把聽音樂的耳朵拋棄掉,用整個身體直接去感受。我感受到他們的直接表達是比任何的理論重要的。雖然現在台灣的創作樂團相當少,唱的內容也和十年前所反映的社會不太一樣,我覺得他們做音樂的過程已經慢慢的找到自我的表現,以及不太有因商業市場的牽制而影響創作的情形,在未來這幾年這些創作樂團能不能打出自己的一片天,一定要靠這樣的力量,而不是主流唱片公司接不接納你為原則。

林:我們再聽聽甜梅號小白從樂迷變成樂團,以及水晶門市從很大的辦公室被迫遷出,找到SCUM,找工讀生,有一個常在那混的叫小白來應徵,我們聽聽他從看樂團表演到自己組團的經歷。

小白:我高中時最喜歡的樂團叫U2,有一天我走進唱片行看到一塊黑色錄音帶,是水晶出的(造作處女),就買回家,結果很難聽,就寄回函卡,很少有唱片公司會對我寄卡片作回應,我居然收到水晶寄回的東西,我對裡面的東西不是很了解,裡面提到很多字眼,什麼流行龐克,融合力道與...(又一個志堅派文字的受害者),這東西我非要去好好挖一挖不可,那時唸復興高中住北投,零用錢給得不多,要省公車錢去偷偷買錄音帶,水晶的東西買到不多,主要是聽淡水河電台,聽到 Seam很愛,後來他們真的來了(感謝志堅和瓢蟲)。重考時認識聽搖滾樂的同學,有天在聊天,旁邊有人跟我說他有朋友在Scum工作,那天下課時間就過去,跟他聊,此人現在是Manum的主唱,負責收票,趁Scum還沒開偷偷混進去(中山北路第二代),他還偷開可樂給我們喝(兩台賓士車就是這樣賠掉的),後來骨肉皮就進來開始唱,我的震撼非常大,不純粹是音樂,而是現場有兩個女生未滿十八歲突然衝勁來甩頭,扭著身體,抓麥克風(秀秀說:那女生現在也有團叫噬菌體,那天有在台大唱)。聯考完後,Scum搬到通化街(第三代),他們跟我說有打工機會,是水晶唱片門市,後來志堅就跟我約,拿了一本厚厚的名冊,打開一看我的資料都在裡面,電話地址還有我以前選的年終最佳專輯,後來我就成為水晶的工讀生。我很幸運一直可以接觸到樂團,組團機緣也是湊巧,我一直都在彈吉也寫一些歌,後來認識了甜梅號樂團的團員,今天剛好四個人都在,後來又變成三個人,也都是機緣巧合。

【談到大陸搖滾和台灣的差別】
林:台下剛好有跟大陸關係深厚的來賓,請他介紹他在大陸和在台灣的差別,他在台灣拍過很多樂團的紀錄片觀鼠雈J細。
來賓某:我也是一個觀眾的角色,我是大陸女子團眼鏡蛇的朋友,他們在大陸的發展跟台灣有很多類似的地方,現在市場的環境跟台灣有很大的差別,我如果要介紹要花很多時間。

林:我跟瓢蟲去美國時有碰到眼鏡蛇在美國的經紀人,然後就認識,跟大陸的一些人有聊過,其實時間的發展是差不多,大概是89年左右,正好碰到西方音樂在 90年代初期有一個較大的革命,所以亞洲包括日本也是在90年代開始有所謂的另類音樂,日本沒有領先我們多少,台灣大概在92年開始就有一些轉變。
觀眾(破報的實習記者):我覺得樂團最大的改變是變的很會包裝自己,尤其在網際網路上,我覺得風氣有比較盛,我有一點比較好奇的是,大陸的樂團比較硬,比較金屬的傾向,台灣的樂團比較軟,是這樣的嗎?

來賓某:大陸的市場很大,近幾年有很多樂團出來,有些年紀很小未成年,感覺就很輕鬆,硬的東西大概是指黑豹唐朝早期流到台灣市場的東西,現在現場的感覺還是很多樣化。大陸的創作樂團一樣跟著時代有很多轉變。

小白:我不知道什麼軟硬,我只知道什麼東西聽起來最舒服最感動,自然就會受到影響。

阿峰:什麼人玩什麼鳥,你覺得你是什麼樣的人就做什麼樣的音樂,如果只有量的增加而沒有質得改變也很無趣。

林:傳統刻板印向會覺的北方人比較硬,南方比較注重旋律性,台灣有軟硬有流行,是不是一定程度的反應文化和大環境。

何:我反駁他的問法,那在南半球澳洲、紐西蘭的音樂是軟還是硬,主要是搖滾樂發展裡,音樂傳統跟整個文化和次文化之間的關係,像這樣子的一些人如果生長在英國,是生長在曼徹斯特的小孩子,他可能從小到大就很能體會工人階級的生活,歌詞裡面就很能反映工人階級的自傲,對資產階級的批判。如果像秀秀這樣的人是生長在倫敦的中產階級,他做的東西就會比較屬於自我對藝術性的表達,歌詞在意識型態感覺就會比較營造,會比較嘗試作音樂的改變。我舉這樣的例子就是 Blur跟Oasis的差別,Blur的音樂很棒,音樂層次很多,歌詞變化很多,Oasis的音樂就很簡單,裡面講的就是日常生活的感受。

林:我覺得文化的形成要透過創作,創作是創作者內心的投射,無形中會反映社會發展,所以現在可能無法看到創作樂團對大環境有明顯的影響,不像陳明章一出來就給人明顯的文化意義的衝擊。我想現在樂團無法反映時代意義,也一定程度反映現在是沒有包袱的時代,這意義也許會在十年後回頭看時會被看見。
接下來討論主唱的歌喉,樂團的經歷,pub吸煙問題,還有人鼓勵水晶唱片。鼓掌..

【網路MP3的衝擊】
觀眾從樂團的城鄉差距到建議可以從網路上取得免費樂團的音樂,建議水晶推廣不要賺錢。

秀秀:骨肉皮在SEED Net上有付費MP3的下載,有興趣可以去看。

林:骨肉皮的MP3是台灣第一個要付費的下載歌曲,我必須強調的是大家對資訊時代的錯覺,覺得這東西是可以免費得到的,造成現在年輕人不肯努力付出,只想得到別人的東西別人給你的資訊,我們如果為了推廣,把所有創作者的心血免費讓大家流通,所有的創作者都活不下去,做不出音樂,網路讓也沒有可以用的有價值的資訊在裡面,最後還是會害了大家。

何:我補充志堅說的,他的說法比較像大唱片公司。其實MP3的付費下載是在不經過層層剝削的機制之下,不包括宣傳管銷費用,保障消費者很直接拿到音樂產品來計算成本,同時保障創作者。對台灣另類文化網路的傳播,還是有必要的地方。

林:我們在之後,八月份的每個禮拜五傍晚,都會在這裡討論90年代創作樂團風潮的每個環節,歡迎大家一起來參加討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摘自 music543.com 【ROXY的故事】

始終堅持ROXY精神的凌威,與在他的培植下如今遍佈在各角落的傑出人士:被稱為「台灣
電音教父」的DJ@llen,活躍在Spin、Lightbug、OD鴉片館等台北夜店發展史中佔有一席
之地,現為Room 18駐場DJ的Alex 36(劉子葦),與地下音樂、獨立製作緊密相連的Randy
(林志堅),與無數現在任職於各大唱片公司、或擔任樂評人、或引進第一手音樂,以及
散佈在各行各業的老員工與忠心顧客們,都將一起出席在2005年3月26日(星期六)的
「Roxy Homecoming Party」(ROXY人回娘家)活動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摘自 Endless rave dream - 台灣電音文化追本溯源 [本文原載於 Men's Uno Post: 2006 July] 文/ DJ @llen

台灣的電音文化,如果真要來個追本溯源,就我所知,也許可以從90年代初台北的幾家酒吧和夜店以及當時時常混跡其中的幾個關鍵人物談起。1990年,當所有的舞廳都只播放令人作嘔的排行垃圾和流行芭樂歌之際,台北的八德路上出現了一家ROXY II,承襲著ROXY一貫的另類精神,DJ們(包括我本人、馬奎元、林志堅Randy、何繼剛Joe Ho和Fish等)一股腦的強力放送80年代以降的新浪潮(如Talking Heads、The Cure等)和Synthpop樂隊(如Depeche Mode、New Order等)的作品;同時也刻意加入當時DJ群們自己也相當著迷的英國曼城之聲(Primal Scream、The Stone Roses、Happy Mondays等)。奇妙的是,雖然絕大多數的舞客從來沒聽過DJ們放的這些音樂,ROXY II還是天天擠滿了跳舞的人潮!(當時快樂丸還沒有被引進台灣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摘自 ● 實實在在,苦幹實幹-實幹文化 採訪整理:朱夢慈 刊登於搖滾客雜誌復刊一號(九月號)

  對年輕一代的樂迷來說,「實幹」(Scum)也許只是標在唱片上的一個出版單位,
或許也隱約知道它有個不平凡的故事,但對長久關心台灣樂團動向的樂迷來說,
「實幹」是個記載我們年輕歲月,讓無數夢想成真的地方-它是台灣第一個鼓勵
樂團創作的Live House,孕育當今眾多著名樂團的溫床。而Live House的「實幹」
雖已不在,但精神卻延續成為今日的「實幹文化」。
  實幹文化負責人為林志堅與骨肉皮樂團,它的精神與氣味,其實強烈反映他們音樂
的態度。經由與林志堅的對談,我們更了解實幹的深層理念。林志堅,或許叫他
Randy比較親切,常和瓢蟲、骨肉皮的名字連在一起。與大家一樣,他有個用搖滾
樂寫日記的年輕時光……詳全文:http://www.im-no.com/article.html (連結已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摘自 電影撼動生命發稿

曾造訪過電影中主要拍攝場景、也是舉世聞名的電音小島伊比薩的台灣電音教父@llen說:「【撼動生命】極具娛樂性,飾演法蘭奇的男主角保羅凱耶魅力十足,演活了一個超級DJ!」;曾任水晶唱片國外部經理的DJ Randy林志堅說:「本片的趣味性就在以『仿紀錄片』的方式拍成,以一堆大牌DJ來嘲諷當下的一些現象,一個失聰的DJ卻做出暢銷的作品,令人匪夷所思。」;現任職於艾迴唱片的DJ Victor也說:「電影裡的舞廳氣氛很讓人有實際臨場的感覺,而結局確實也挺勵志的,讓人不禁熱血激昂了起來哩!對於想了解DJ與夜店生活的人非常有幫助。」

   DJ Paul Okenford曾說:「DJ是90年代的搖滾巨星!」,對於越來越多年輕人想擠進DJ圈、作為一個迷倒萬人的DJ,Randy表示:「大家都只看到DJ 舞台上風光的一面,卻忘了他們在舞台下付出的努力與用功程度。」而@llen說:「DJ不只是一個看似簡單的放映機器,還要具備選聽音樂的SENSE,要 把許多音樂流暢地融合混音在一個SET裡,需長時間的功力和經驗累積,將夠好的音樂篩選出來再將歌曲重新組合在一起,DJ實際上其實扮演著重要的過濾和教 育意義!」Victor則說:「DJ的創作方式不像其他搖滾樂手或是流行歌手一樣,他將歌曲拆解再重編為一首新的調樣,是另一種形式的創作,而群眾的現場 表現與反應也是這創作中重要的一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摘自 台北樂迷眼中的九○年代-- 五組音樂場景分類流水帳 文/Jeph

九○ 年代絕對是台北音樂場景最精彩的十年,短短的數千字根本無法交代清楚這十年的事件。這裡僅列出年表,把分析前因後果的工作交給讀者。因為零零雜雜的事件年表無法清楚地梳理出九○年代獨立音樂創作的脈絡,這裡歸納出十種不同的年表紀事,再區分為性質相似的兩種為一組,以方便讀者觀察其相互影響的效果。你可以用捉對嘶殺的方式,將年表重新排列組合一遍,例如「在地音樂活動vs.國外藝人演唱會」、「主流唱片公司vs.獨立廠牌」、「樂吧vs.西洋唱片市場」…,等等之類,若你高興,還可以把其他類型的十年大事紀(如政治、社運、小劇場)加進來參考,必定又會不同的意義產生。

◎ 樂吧及在地音樂活動

˙’90 第四屆「台北新音樂節」中,水晶以世界音樂及台灣民俗音樂為主要活動內容,不同於前三屆以搖滾/新音樂為主的演唱會。

˙‘91~’93年 「Wooden Top」、「搖滾陣地」、「人狗跟螞蟻」成立,台北樂團仍處於學習階段,迷漫著「述而不作」的風氣,不僅樂團全力模彷西方搖滾樂團的外觀,樂迷也對「唱自己的歌」不甚捧場。’93年成立的「甜蜜蜜」聚集了一批前進的樂手,結合小劇場及前衛藝術表演。

˙’94 由骨肉皮主唱阿峰於台電大樓附近開設了「Scum」,要求登台樂團至少要有一首自創曲。同年「人狗跟螞蟻」毀於一場大火。「甜蜜蜜」改由「台灣渥克」接手,延續「甜蜜蜜」的風格。「甜蜜蜜」經營者吳中煒,以克難的方式於永福橋附近河場舉辦「台北破爛生活節」,參與演出的樂團包括零與聲、骨肉皮及 Dribdas。

˙’95 「Scum」兩次搬家,凌威和刺客團長韋韋分別開設了「B-Side」、「Boogie」。地下音樂演唱會密集登場。3月,Dribdas團員Jimi與 Wade於墾丁舉辦「春天的吶喊」,二十多組樂團。5月,台大另類音樂社於台大校園內舉辦「酒神祭」,18組樂團。「北大專搖滾聯盟」成立,並於8月在台大校門口舉辦「搖不倒滾不死」演唱會。7月,DJ @llen舉辦台灣首次戶外Rave Party。9月,「台北國際後工業藝術祭」於板橋廢酒廠舉行,因潑餿水事件造成輿論兩極反應。9月,「自己搞歌」活動在「台灣渥克」舉行

˙’96經營不善,加上受陳水扁掃黃波及,「Scum」、「B-side」、「Boogie」、「台灣渥克」相繼結束。北大專搖滾聯盟舉辦「台灣樂團野台開唱」,與墾丁「春天的吶喊」南北相映成輝。

˙’97 地下樂團轉進「女巫店」演出。

˙’98 經過一年沈澱,樂團、Live Pub的經營者慢慢摸索出生存之道。「Vibe」於年初開張,吸引大批樂迷。隨後「地下社會」也開始有樂團演出。「赤聲搖滾」於大安森林公園舉辦,首開廠商主辦獨立樂團演唱會的先例。

˙’99 骨肉皮團員及林志堅組成「實幹文化」,負責企劃樂團演出活動。○○╳╳及Lo-Pop加入獨立樂團Live Pub的行列,不過○○╳╳在12月即結束營業。「海天搖滾」與「春天的吶喊」同時於墾丁舉辦,但樂迷一致支持後者。「北大專搖滾聯盟」改組為「台灣音樂革命軍」。

◎獨立廠牌及DIY CD

˙’91水晶發行數張<來自台灣底層的聲音>,內容搜羅了那卡西酒家歌、客家山歌、車鼓陣、…,其中包括後來意外走紅的金門王與李炳輝。

˙’94 噪音團體「零與聲音解放組織」發表台灣第一張自主發行的CD,僅透過小眾管道販售,大部份都在國外售出。

˙’95 水晶陷入財務危機,當時的總監何怡穎發動「水晶萬人後援會」,獲得來自政界、藝文界熱列迴響,暫時解除危機,但是水晶國內部在其後數年幾近停擺。沈懷一發表<高尚的流浪漢不該有情緒>,並試圖說服唱片行陳售。

˙’96 阿福發表<來笑歌>。

˙’97 瓢蟲發表自製專輯,主要於水晶門市部販售,五百張銷售一空。「直接流行」在台灣發行北京地下樂團蒼蠅的專輯。

˙’98 「角頭音樂」成立,發行合輯<ㄞ國歌曲>。觀子音樂坑、Nicole、枕頭套、廢物、閃靈發表自製專輯及單曲。任將達獲頒金曲獎特別獎,水晶開始整裝上路,重新出發。

˙’99 「阿帕唱片」成立,發行合輯<想屌,玩團最屌>。閃靈團長Freddy自組「佛銳唱片」,發表首張專輯<祖靈之流>。「角頭音樂」改組,以期刊方式發行原往民及獨立樂團專輯。DIY CD數量急遽成長,交工、藥罐、夾子、合輯<夏恩的秘密>、1976、貓打架、觀子音樂坑、Pigs ‘n’ Ratts…等,將近十張。

◎主流唱片公司及中國搖滾樂隊

˙’91 崔健第二張專輯<解決>的台灣發行權發生雙包案,最後掛名飛碟、可登聯合發行。但是天安門事件熱潮己過,<解決>賣座不如預期。

˙’92 伍佰發表第一張專輯<愛上別人是快樂的事>,叫好不叫座,伍佰開始與China Blue合作,於息壤、The Gate、Live Agogo演出。魔岩製作<中國火>、<唐朝>。刺客發表首張專輯<你家是個動物園>。

˙’94 魔岩發行大陸樂手竇唯、張楚、何勇專輯。BMG發行中國樂團選輯<赤地系列>。友善的狗發行<台灣地下音樂檔案系列>。

˙’95 經過數年努力地經營現場演唱,伍佰與China Blue發表現場錄音<枉費青春>及專輯<浪人情歌>,大獲市場全勝。

˙’96 紀錄北京滾圈內幕的<泥石流本紀>發行,台灣的中國搖滾熱漸漸退燒。伍佰與China Blue第二張專輯<愛情的盡頭>依舊賣座,唱片公司意識到「樂團可能是未來唱片市場的主流」,紛紛下場搶簽樂團。

˙’97 糯米團、廢五金、亂彈發表首張專輯,市場反應不佳。應香港回歸,黑名單企劃台港中三地樂團合輯<七月一日生>。 ˙ ’98 伍佰全省巡迴演唱會「空襲警報」造成一票難求的盛況。

˙’99 乩童秩序、五月天、脫拉庫於主流唱片公司發表首張專輯,其中五月天在市場大有斬獲。北京青少年樂團花兒在台灣發表專輯。

◎西洋唱片市場及國外藝人演唱會

˙’91 「藍儂唱片」於新開張的另類舞吧「Spin」舉辦「台北另類音樂節」。Nirvana的單曲及專輯登上美國排行冠軍,另類音樂進入主流。

˙’92 「藍儂唱片」結束營業,部份代理權由「昌彥唱片」接手。大型音樂軟體賣場Tower在西門町開張。Skid Row來台,狂野的演出形式,嚇壞本地演藝記者,為文撻伐,造成樂迷與記者之間的論戰。

˙’93 Michael Jackson、Bryan Adams、Bon Jovi來台,刺客為Bon Jovi暖場。

˙’94 二十世紀最後一個搖滾傳奇,Nirvana主唱Kurt Cobain自殺身亡。

˙’95 R.E.M.、Pearl Jam、Rod Stewart來台。

˙’96 「昌彥唱片」結束營業。唱片公司所代理的另類、電子CD數量增加,魔岩推出「另類火」,以系列側標推介另類音樂。電影<猜火車>上映,其中配樂<Born Slippy>掀起台灣電子舞曲風潮。Mr. Big來台。

˙’97 台灣EMI、WEA推出加系列側標的電子舞曲CD。Steve Vai、Weezer 來台,後者票房奇慘無比。國際知名DJ Paul Oakenfold來台。從這年開始,西洋藝人的大型演唱會開始減少,但是小型演唱會和DJ演出愈來愈多。

˙’98 Sven Vath、Ken Ishii、Ministry of Sound等國際級DJ來台。

˙’99 Paul Oakenfold再度來台,因大停電而取消,Suede演唱會則因地震及團員病倒取消。實幹文化邀請Seam、Superchunk、June of 44、Macha來台舉辦小型演唱會。Trance天王Paul Van Dyk來台。

◎媒體與網路

˙’91 <搖滾客>停刊。

˙’93 Dial-up BBS的專業音樂網「Music Link」成立。

˙’94 <非古典>、<破報>、<Pass>創刊。全省聯播的西洋流行音樂頻道「中廣青春網」停播。衛視音樂台Channel V開播。學術網路 BBS的搖滾專板「死人搖滾芭樂」及「骷髏城堡」成立。

˙’95 MTV中文台開播。<獨立搖滾>創刊。「Music Link」發行台灣第一份音樂電子刊物<E-Music>於FTP站開放下載。學術網路急速成長,Dial-up BBS則開始萎縮。

˙’96 <非古典>、<獨立搖滾>停刊。僅發行兩期的<安達曼島民>,對台灣樂評及地下音樂的提出嚴厲批評,引起茶壺風暴。香港音樂雙週刊<音樂殖民地>引進台灣。

˙’97 電子舞曲雜誌<PLUR>創刊,<破報>停刊。連線的非古典板因為不同族群的樂迷之間不斷發生的嚴重衝突,開始分出重金屬板、搖滾板、…。各BBS站也各自成立別具特色的音樂板。專業樂手BBS站「風之國度」成立。

˙’98 <PLUR>停刊。<破報>復刊,首創台灣免費另類報刊發行模式。<Play>創刊,內附一張試聽CD。「大樹下」電台事件,「專業搖滾電台」的夢想破滅。

˙’99 「台灣音樂革命軍」成立BBS討論組群、WWW站台,並發行電子報。滾石成立「滾石可樂」網站,網羅各地華人獨立音樂創作者的作品,提供試聽及歌曲下載。

整理/Jep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上文章轉貼於各處...其實記錄非常之少...
也很少人在那個時候記錄些什麼..我想慢慢的很多事情已落為酒後的細語了。
又再一次引用小搖的話:「說真的。其實他最厲害的地方就是他完全不會變老」。

林志堅(Randy)生日派對1/2(五)....黑黑志堅又長一歲了。
Blogged with the Flock Browser

1月2日(五)9 pm@地下社會 DynaTAC ╳ Gochic┼志堅(Randy)生日派對...

(請大家幫忙給他用力推一下摟!!)

你拍攝的 dynaTAC。
1月2日(五)9 pm@地下社會..DynaTAC ╳ Gochic(吉他手舒凡遠征墨西哥掰掰派對) 志堅(Randy)生日派對
不管了拉...通通都給我來跳舞吧!DIZZY+建偉+芭比=Dynatac 和 閃亮亮的Gochic來讓大家激情來搖來甩來蠕動!
之後還有Gochic的吉他手舒凡遠征墨西哥掰掰派對...更有志堅大大的生日派對...哈哈哈....有沒有一定會很瘋很好玩又很溫馨的感覺...快去大家告訴大家...能來的都過來吧!!不來的...只能說你給我試試看摟。

入場買票時只要對票口說是來看 DynaTAC 的即可在門口立刻額外Shot上ㄧ杯 ...黑ㄟ沒錯Shot完來跳舞。
p,s 此為專案故無法帶入場或換其他飲料,只能立刻Shot掉或棄權,但是可以代喝歐!!,數量有限兌完為止。!!
...真的希望大家都來玩。幫我宣傳找大家來摟...

DynaTAC 9點準時開唱,務必早早來看歐!!之後就是會讓全場都瘋掉的Gochic歐...表演完還有地社最瘋狂的生日派對...與告別派對...阿阿阿...大家只能尖叫了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
DynaTAC 介紹
Die Not tech Die Not technology 死都要不科技摟...哈哈阿

Dynatac 是源於一場在地下社會的表演 Telphone Booth 的建偉和芭比 + 床上暴動的 Dizzy 當時還沒有團名,也沒確定要繼續幹嗎。但在 discoattack 的板主力推與 back2thefuture 的小搖煽動下...就丟了demo報名春天吶喊。
沒想到原本只是想要騙去春天吶喊表演順便渡假,沒想到就繼續下去了,雖然產量低表演少,但我們自己惡搞的很開心。...嘻嘻...這一次我們依然是來繼續惡搞的。

別在問我們玩什麼曲風了,你們就給我帶上連著屁股的身體來跳舞,來大叫,來一起瘋,來搖來甩來蠕動!再一起狂喝!一起大笑!
p.s Dynatac 是世上第一台行動電話的型號wikipedia有詳細的說明,BBC還說 DynaTAC 8000X - the World's First Mobile Phone 也號稱是最昂貴的磚頭各位發現了嗎...因為電話亭是 TelephoneBooth 而這組合可是...呼呼呼行動電話阿。 讓我們一起高呼 Electro! Electro!! Electro!!!
你拍攝的 dynatac live in Spring Scream。

其他照片...雖然照片真的不多...dynatac photo

Blogged with the Flock Browser

星期三, 12月 17, 2008

2008 NYE PARTY @ PARTYROOM !!! 跨年趴預售票多鬆開賣摟 NT600 正

多鬆熱情推薦 跨年活動!!
預售票多鬆開賣!!推推推

GAINES ╳ DJ Mykal a.k.a.林哲儀
DJ NoodlesTomodachi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R DISCOTHEQUE Presents

2008 NYE PARTY IN PARTYROOM!!!
ELECTRO PR
2008.12.31(WED.) @ Partyroom


PR復活NEW YEAR'S EVE期間限定!
2008年終最強ELECTRO-DANCE-ROCK跨年派對正式開催!


GAINES(ROC TRAX/Japan)
Dexpistols自家廠牌ROC TRAX旗下超強雙胞胎組合、東京Electro勢力重量級指標之一
VS
DJ Mykal a.k.a.林哲儀
The Prodigy台北演唱會指定暖場、潮流設計單位BRAiNCHiLD主腦

WITH SPECIAL GUEST DJs
DJ Noodles
2006台灣DMC冠軍、進入DMC世界大賽女性DJ第一人
Tomodachi
本土超人氣Electro-Dance-Rock二人組

All-U-Can Drink Admission 無限暢飲票價:
預售(Advance): NT600
現場(At Door): NT800
*18 YEARS OLD AND OVER ONLY 18歲以下禁止進入 請攜帶身分證

Venue: Partyroom(京華城12樓)
地址:臺北市八德路四段138號12樓 訂位專線: 095200359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關於跨年趴@PARTYROOM訊息:
http://mamboutique.blogspot.com/2008/12/2008-nye-party-partyroom.html

Gaines完整介紹與Mixtape試聽:
http://mamboutique.blogspot.com/2008/12/amazing-tokyo-disko-twins.html

Gaines現場演出片段觀賞:
http://mamboutique.blogspot.com/2008/11/finally-gaines-will-be-coming-soon.html

Blogged with the Flock Brow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