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讀到網友轉貼的文章。(見最後專貼)
覺得這時代...獨立書店,唱片行,電影...然到都只能被收編或收掉嗎。問題到底是什麼??是沒好作品了嗎?還是沒人去看書嗎?聽音樂?看電影?更或著大家覺得...這一切只要下載就好了嗎??
大家都不在意 獨立精神 了嗎?只在意自己是否光鮮與便利了嗎?
大家都不參與場域內,這一切都只會被更大的經濟規模吃掉或犧牲。
沒有獨立書店,沒有地下表演場地,沒有小電影,沒有獨立刊物...只有主流價值觀...也許網路是個解答,或許也是加速的劊子手。
但重點還是這社會有沒有這份包容的心,願意接受不同的聲音與文化。
並且能供養這些創作人與經營人...讓他們繼續創作,為了這社會的多樣性來表達不同觀點的人性。
如報導中所說「獨立書店如果負擔不起紐約、倫敦等大城市昂貴的租金,那就不妨集中遷移到某地去「以書店造鎮」吧。」那台灣這樣大小經濟體的國家,不就沒有書店了。
文化!文化!政府常常在推廣與傳訴的字眼。現在住在台北的人,有多少知道現在美術館在展覽什麼?票價多少錢?多少人能說出10位台灣當代作家(10年內的),我想文化在凋零中穫得自己那份獨特悲傷美感,也許我的愁悵也只是來自於份聞香的哀愁罷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轉貼出處:tech.chinatimes.com
歐美獨立書店 紛吹熄燈號
* 中國時報 2007-12-19
* 【丁文玲/台北報導】
歐美獨立書店相繼熄燈,紛紛結束營業。根據美國書商協會統計,全美書店總數在十五年間,從五千多家急減至一千七百左右。《書商》雜誌今年報導,目前英國每周至少關閉一家獨立書店。更有悲觀觀察者預期,不出十年獨立書店即將成為歷史名詞。
獨立書店可說是歐美日常生活中重要的文化風景,出版《書店風景》紀錄這些獨立書店的作家鍾芳玲,為獨立書店的消逝心痛。
她說,十年前她興高采烈造訪的世界各地特色書店,如今已一家家陸續關門。這些獨立書店舉世知名,包括了作家沙林傑、索爾貝婁、亨利米勒流連忘返的美國紐約「高談書集」,還有牆上貼著李安電影《飲食男女》海報的德國法蘭克福「瑪哈斯飲食書店」,以及英國唯一的女性書店倫敦「銀月女性書店」等等,都已走入歷史。
獨立書店之所以迷人,不只是他們各有關注的主題特色,更在於它們往往承載愛書人之間的溫馨故事。
曾經位於英國倫敦查令十字路八十四號的馬克與柯恩(Marks & Co)古董書店,就是讓世人津津樂道的例子。如今,書店已不在,不少觀光客仍湧至書店舊址回味。
暢銷書《六便士之家:迷失在一個書鎮》也是獨立書店的真實故事。六○年代,一位叫布斯(Richard Booth)的人在英國威爾斯黑昂歪(Hay-on-Wye)鎮,開了多家不同主題的舊書店,一度多達卅家,讓這裡贏得書鎮美名。不過,他也面臨外來者的挑戰。來自美國舊金山的的作家柯林斯(Paul Collins),在這標榜專賣二手書的鎮上,開起了唯一一家促銷新書的書店「潘博敦斯書店」。兩人競爭之後達成和解,柯林斯將書鎮與他們的故事,寫成《六便士之家:迷失在一個書鎮》。現今歐洲共有十二個書鎮,世界其他各國如北美洲的美國、加拿大,甚至連亞洲的馬來西亞等,也都出現了類似的書鎮,引來不少愛書人潮造訪。
鍾芳玲嘆道,獨立書店如果負擔不起紐約、倫敦等大城市昂貴的租金,那就不妨集中遷移到某地去「以書店造鎮」吧。
我們一有需要就到那裡去。渴了當然去。餓了去。累得要死也要去。高興的時候去,去慶祝。難過的時候去,去生悶氣。婚禮過後去。葬禮過後去,去找東西安定心神。之前,更一定要去,去打強心針。不知道自己要什麼的時候一樣去,去看是不是有人說得出來我們要什麼。尋找愛,需要性,想找碴,一概都到那裡去。要不就是協尋失蹤人口;因為,大夥兒遲早都會打從那裡冒出來。還有,我們想讓自己被人找到的時候更一定要去。......摘自 The Tender Bar A Memoir ( J.R. Moehringer ) 譯名 《溫柔酒吧》 mo!relax 目前是一間設計工作室和一間咖啡廳.....將來!!我們還會是更多可能。希望大家的鼓勵以及參與.....讓大家一起為了明天加油。 (咖啡店開始於 2004年1月12日 工作室開始於 2003年)